滿街的成功學,網路上分享著成功理論,圖書館與書局各種成功書籍,但為什麼真正成功的人這麼少?為什麼總是難以如己所願?
其中原因是因為,我們大多時候心想事成的「想」都只存在表意識 (頭腦) 的想,但實際上心想事成的「想」需要「深層潛意識的運作」。
意識是什麼?
在佛洛伊德的假設中將意識分為三個層面:意識、前意識、潛意識
- 意識:
又稱為【表意識】,指的是我們察覺得到的意識。
例如「肩膀好僵硬」、「肚子餓了!看看冰箱有什麼吃的」、「待會下班要去哪?」「為什麼他不讀不回我訊息」等…。
各種我們日常片刻流轉的想法,能夠被我們輕易察覺的意念與動機。 - 前意識:
介於意識與潛意識之間,無法時刻察覺,但如果稍微「專心專注」的去覺知,可以將其帶到意識成面,在生活中覺知到某個情緒或者事件的存在。 - 潛意識:
又稱為【無意識】,是我們自己無法察覺的部分,大多時候與我們的情緒有很大的關係,例如:突然不自覺地激發了強烈負面情感的創傷回憶。
潛意識中大多深藏著我們不開心、受傷或者創傷的感受,發生這些感受當下的我們可能還年幼年無知、沒有獨立生存的能力、也不具備足以面對或者消化當下發生造成心靈創傷的能力,為了保護我們的心智不會崩潰,也為了讓我們能在受到創傷衝擊時還能夠正常生活,因此潛意識會自動開啟保護機制,在不經過允許、同意、頭腦毫無意識的情況下阻斷創傷的感受。
但這些創傷感受並沒有因此消失,而是被深埋在我們的潛意識中,形成毫無邏輯、無法言喻的信念,而這些往往會被我們從表意識投射到外在的現實中,為自己創造了與之相符的人生命運模式。
因此潛意識往往比意識更加影響著我們的行為、思想與情緒。
據說,潛意識是龐大的「記憶倉庫」,不只掌管了今生的記憶,同時還囊括前世的記憶與整個宇宙的所有資訊。
意識的冰山圖
顯意識和潛意識佔的比例如下面這個冰山圖:

我們能意識到的部分只佔了整體的5%,潛意識則占了剩下察覺不到的95%,而前意識就猶如海平面漲退潮介於意識與前意識中間的部分。
據稱,潛意識的威力還是意識的兩萬倍。
潛意識甚至還決定了我們「無意識的思考判斷」與「無意識的行為」。
舉例來說:
- 當你會騎腳踏車、騎機車時,你不會考慮自己的動作,自然而然就這麼做了。
- 當你要去上班、去便利商店時,你不會像導航一樣不斷告訴自己幾百公尺後又轉,接著左轉,而是習以為常地前往目的地。
- 遇到什麼危險時,身體會本能式的反射動作保護自己。
- 從小學珠算的人,腦海裡都會有個算盤的算珠自動地動起來。
- 學過鋼琴、吉他等樂器的人,看到樂譜也能不假思索的辨識彈奏。
也就是說做這些事「你幾乎都不用多想,身體就能自動行動、執行」,達成目的或者抵達目的地;潛意識彷彿「自動操縱模式」般的在操作著我們,能讓人將獲得的訊息「無意識的反映到行為上」,這也是「全自動化」實現願望的關鍵。
潛意識就像是一匹馬
書店各種成功學的書,影片、短影音也分享著各種成功法,但為什麼成功的人少之又少?
想像一下,「潛意識」是一匹「馬」,而「你」是「意識」。 (如圖)

你與馬互相往反方向拉扯,但人類的力氣根本底不過馬,於是你便痛苦的拉個不停,同時在心理苦苦思索:「我都這樣熱切盼望了,怎麼就是不會成真?」
因此,如果不去理會烙在潛意識身上的定見,單憑意識的力量想變有錢是極為困難的事情,不小心還會反被拖過去,弄得自己遍體麟傷。
但如果意識與潛意識都往相同方向前行,那麼意識裡的期盼便會借助潛意識的力量,猛烈地一步步化為現實。 (如圖)

因此「別在單憑5%的意識努力了,唯有先改變95%的潛意識中的『定見』,才能輕鬆實現願望,所以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改變心中的定見。
小結
「你是你生命的主人,你有100%的掌控權」
但為什麼總是無法按照自己想要的劇本去走?而某些不想要的卻一直在重複發生?
榮格說:「所有沒有被覺察到的潛意識,都會操控你的人生,而你卻稱它為命運。」 大多數人聽過這段話,但其實他還有下半段…
榮格:「當潛意識被呈現,命運就被改寫了。」
這篇先與你分享關於意識與潛意識是什麼樣的關係,下一篇我們將會分享關於潛意識的特性,可以幫助你更加了解如何改變潛意識,感謝你的觀看,希望這篇對你有所幫助。
文章內容取自於:《改寫潛意識,讓人生如你所願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