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人說學會一件事需要1萬小時…
相當於你做一份全職工作每天工作8小時,然後持續做了五年!
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只有24小時,扣掉上班、通勤、睡覺,還有許多生活瑣事,一天下來可能僅剩1-2小時的時間…如果你有許多事情想學怎麼辦?真的需要這麼久嗎?
一萬小時定律
佛羅里達州大學,艾瑞克森教授 (K. Anders Ericsson)是一萬小時定律的創始人。
理論來自他研究專業的運動員、世界級的音樂家、棋王等…,所有的研究對象都是頂級的專家,他嘗試找出要花多長時間才能成為各個領域的佼佼者,發現這些頂級的專家都盡心盡力不斷練習約1萬小時,才成就了現在。
但問題是….一萬小時!等同於你做一份全職工作,持續做了5年….,而且要不斷練習、盡心盡力的鍛鍊….,但我們有那麼多時間嗎?會不會學了之後你發現這不是你想要的?
你只是想要學習一個新事物,想要學會一個興趣,真的需要這麼久的時間嗎?
四個步驟,一個心態,你也可以在20小時學會任何你想學的任何事…
一、拆解那項技能
首先,先決定那樣事物你想要學會到什麼樣的程度?
接著,了解那項技能,並且將它拆解成許多小片段。
比如,如果你想學會彈鋼琴,那麼你需要學會看譜、手指彈奏、右手旋律、左手和弦,接著合起來彈奏,需要學習節奏快慢、裝飾音、三連音等….。
你越能將步驟拆解開來,並且專注先練習那些部分,也就越能決定你想要學會這項技能到哪個程度,這樣做能幫助你更有效率的達到你想要的目標,在最短的時間讓你感覺有所進展。
二、學習到你能自行修正的程度
我們現在身處的世界學習資源廣泛,你一定可以找出3-5樣學習資源…
比如:書、影片、課程或者任何可以幫助你學習的管道…
【但是,請不要讓這些耽誤了你自我練習…】
比如:你想要學會說英文,接著你買了許多關於英文的參考書,然後想要把他全部讀完後才開始練習口說,請別這麼做,因為這就在耽擱你進步….
想想看,你在學校學英文時,不也是看書、背單字、文法、然後考試,但遇到外國人時,依然聽不懂、不會說…
【你需要學習的是學到你可以自行修正的程度】
但想要學到這樣的程度你也必需從錯誤中學習,只有錯了才會知道怎麼樣才是對的,不要怕丟臉,因為學習本來就是一種讓你能更善於發現自己錯的方式,接著做出一些改變,讓自己不斷進步、成長。
三、消除練習的阻礙
資源廣泛,相對的身邊的娛樂項目也不少,想想那些會讓你分心的事物:電視、手機、電腦、遊戲、網路等…,所有會打亂你正要坐下來練習、影響你工作情緒的事物,都要試著移除。
但凡你越是能多用一丁點的意志力,清除那些會讓你無法練習,會讓你分心的事物,你越能真正專心地坐下來並專注的用最短的時間學習,然後學會。
四、至少練習20小時
大部分人在學習一項新技能時,都有一道令人沮喪的阻礙…
也就是那,我們好像了解他,但做起來卻又笨手笨腳的時候,那個時候真的會讓人感到沮喪…
沒有人希望自己看起來愚蠢,感覺自己很蠢是讓我們認真坐下來練習的一道障礙,因此,請不要害怕或覺得丟臉,只要先開始練習,並且練習至少20小時,你就能克服那種令人沮喪的阻礙,就這樣繼續堅持直到能有所收穫的程度。
學習新事物最大的障礙
幾乎你感興趣想要學習新事物時最大的障礙不是聰明才智,也不是過程中需要學習一大堆技巧和秘訣,而是你【必須克服你的”情緒”和”恐懼”】。
剛開始學習時會覺得自己很蠢,這種感覺確實不太好,但想學會什麼事,都會經過這個時期…
還記得你牙牙學語、口齒不清學著說話、表達的時期嗎?
還記得你跌跌撞撞、磕磕碰碰學著走路、奔跑的時期嗎?
就像個孩子一樣,不要想那麼多,不要被恐懼淹沒,就去學去享受那過程…,然後不要期待別人的掌聲,自己給自己掌聲,自己和自己比較就好。

TED 只要 20 小時就能學會任何事
文章內容來自於 TED 【只要 20 小時就能學會任何事 – 喬許.考夫曼 (Josh Kaufman ) 在 TEDxCSU】
自從孩子出生以後,喬許.考夫曼發現時間越發不夠用,但是他又想學習許多事物,他試著去找書、上網找資料,發現竟然學會一項新事物需要花一萬小時!這對他來說實在是個不可能的挑戰!
因此他開始嘗試去找出更有效率的學習方式,並且研究可以在多短的時間內學會…
如果想練習英文,可以按此連結:https://tw.voicetube.com/videos/179462
感謝你的閱讀,希望有幫助到你…